- 发布时间: 2024-12-12 15:29:12
- 作者: 管理员
- 来源: 本站
- 阅读: 118 次
阳光玫瑰种植,近年来红到发紫的一个产业。一方面葡萄新品种频频引入国内,阳光玫瑰等高价葡萄屡屡走火,果农热情高涨;另一方面,国内随着消费水平提升,百姓对高品质葡萄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。谈到高端葡萄种植,除了常规施肥用药外,有一个环节尤其重要,轻则影响葡萄品质和价格,重则导致葡萄畸形和绝产! 这个环节,陕西葡萄网协会总结这就需要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。
但凡葡萄种植户都清楚:植调剂的使用,从品牌、浓度、方法差异巨大。不同厂家,即同一个含量指标,效果可以有天壤之别。正因如此,把植调剂那点事儿搞透搞明白,很重要。
葡萄栽植常用的调节剂
1.赤霉素:用于无核处理
在葡萄花前用赤霉酸处理,使花粉和胚珠发育异常,从而将有核葡萄变为无核葡萄。
药剂开始处理诱导产生无核,第二次疏粒增大果粒,这边是葡萄无核化的二次处理栽培模式。只不过第二次处理的时间和药剂都有一点差异。
2.氯吡脲:用于果实膨大处理
这次操作便是上述的无核化处理后的二次处理,主要作用即膨大果实。氯吡脲对葡萄的膨大作用比赤霉素更显著,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。二种药剂混配使用,有着互补的作用。
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误区
1.看效果不好,未见效快,随意加大剂量
在采收季节,为追求上市快,提高议价。加大了用量及次数,致其产生副作用。
比如,在葡萄着色这一操作上,过多使用乙烯利促上色,很容易导致葡萄成熟期掉粒,病害增多。
2.不看说明,直接兑水使用
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,欧亚品种葡萄较易感病,如龙眼、玫瑰香等。美国葡萄如意大利金香、黑虎香等对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。
3.不同时期使用,效果不同,不是随时都可以用
有的果农,自己把握不准剂量。想着少量多次应该不会有事了吧,但这也是分时期的用错时期减产、减收。同样的植调剂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效果不一样。
如某些植调剂在黄瓜的使用上,一般在花芽分化期使用,才能发挥**的功效,赤霉素在苹果花芽分化期使用则会抑制花芽分化,只有在花期时使用效果最佳。
4.不要凭经验使用,也不要随意与其他物质混用
多效唑的抑制作用一般可以持续到第二年,第二次使用要减量,若不多加注意,可能会产生药害。此外,看好说明,不能与其他花肥、农药等其他物质混用的千万别用。免得混用不成功,反而弄巧成拙。
也给大家总结好了,植物生长调节剂的5大作用
延长或打破休眠
促进生根、控制生长、果穗拉长
无核化栽培、保花保果、果实膨大
增加产量,促进着色成熟、提高浆果品质
防治落花落果、提高耐贮性、提高树体抗寒性
陕西同州大成作物保护有限公司(原陕西大成作物保护有限公司),中锦集团旗下的子公司,定点农药生产企业,三证齐全。专业从事葡萄、猕猴桃、冬红枣、樱桃、芒果、荔枝、龙眼、柑橘、西甜瓜等植调剂的研发与生产。其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特别是葡萄专用去核剂、膨大剂~葡丰凌、劲娃、葡宁在国内植调剂研领域久负盛名,上市20多年来深受果农的垂爱!